close

孕前?懷孕?孕後,

女人最害怕的除了關於小孩就是身材走樣!!


我一直認為自己很幸運沒有長肉肉!沒有身材變形!

自從身邊的人有天跟我說?

妳怎麼駝背這麼嚴重!不好看耶!!

才發現我的身體已經習慣駝背了??

於是我趕快求助於《維娜斯推推脂塑身衣》
















↑當初就是抱著"試穿不用錢"的心態報名的,幾個月後...維娜斯就讓我煥然一新了!

第一次預約試穿到門市量尺寸時?

才發現原本我要的更多更多!!


預約試穿網址:http://goo.gl/41NEQT

除了駝背骨盆也因為懷孕睡姿歪了一邊(沒說沒發現!一說了?我看!哇!也太明顯!)

脊椎也歪了!順帶還告訴他們我想要屁股挺一點大腿瘦一點(懷孕變胖了)!

還有媽媽們最在乎的餵奶胸部不要變布袋!!!

女人真的好???累啊!


好險這些通通可以交給維娜斯塑身衣來拯救我。

她們很細心的量了所有細微尺寸(說了有40個數字了不誇張!),

還一個一個步驟的教我穿對塑身衣跟怎麼找回沒有因為懷孕挺出來的肚子?

訂做完成後。開始了我的塑身衣之路。
















我選了黑色長褲型~~

就算露出來也可以是內搭的感覺!一點都不害羞!

穿後的感覺就是?原來沒什麼負擔感呀?

只會吃比較少(女人最想要的),

過年時不怕大吃大喝!因為妳很快就感覺塞不下了,

走在路上整個人就是曲線感加抬頭挺胸


繼續努力!

我要把肉肉都推到最完美的地方!

就算纖細也要是漂亮有線條


產後恢復身材的黃金方程式:控制飲食+運動+塑身衣

(運動的妳塑身衣可以助你雕塑身型,不運動的妳更需要它,讓維娜斯無時無刻幫妳推推脂)

身材的救星!必學的靜悄悄享「瘦」法!


●產後身材的恢復

(產後的身材恢復不易,加上帶孩子、睡眠不足,更抽不出空閒去運動)

●瘦身這回事,運動優先搭配飲食

(在家有空可以做些伸展運動,並平常均衡的飲食)

●靜悄悄的瘦身法

(光運動也不夠,產後媽咪最怕的就是擔心肉鬆不緊實!因此需要塑身衣輔佐。隨時穿在身上零負擔,舒適又透氣,就連帶小孩也能穿著,讓妳邊享受邊瘦)

介紹產品特點:3道豐胸、6道塑腰、3道提臀

a.柔和、透氣、排汗,24小時穿著也像第二層皮膚般舒適。

b.會呼吸的輕磅塑身衣,每一根超細纖維如蠶絲一樣強韌抗磨,同時還兼具防水透氣﹑排汗性超佳!

c.「全拉提3D定型布」(ShapeHold):具有固定肉肉及止滑效果,包覆性更好!獨家空氣層設計,可解決穿著時的滑動現象,並有效重塑多指肪部位並定型,又能兼具舒適感。


●探索自己的身體,回歸自然的擁有

(買再多美麗的衣服,倒不如買一件適合的塑身衣雕塑自己的身形,當體態勻稱了,再多美麗的衣服也都穿得下了,因此塑身衣對媽咪來說,絕對日常生活必備的救星,靜悄悄的瘦,讓妳靜悄悄的變美麗)

以上說了一堆,在這裡也介紹一本幫助我改變養生觀念最有效果的好書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







↑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真的很威...!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150350623&RID=C9483369-u2874586324-v251444&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 相關影片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






    2013出版以來高踞Amazon健康運動分類項排行第一

    美國知名健康節目《奧茲醫生秀》專題介紹引發熱潮

    美國《Prevention》雜誌推薦值得閱讀百書之一




    原來疼痛是筋膜水分不足引起的!

    整合拉筋拍打和按摩整骨效果的自我療癒健康法,

    一根軟式滾筒+一顆軟球,就能使體內筋膜水分平衡,

    解決運動後、姿勢不良或長期復健卻不見效果的煩惱!



    你常有「不舒服」、「緊繃」或「不對勁」的感覺嗎?即使努力運動、醫療和復建,也只能暫時緩解症狀,無法根除疼痛肇因?



    身體就像一塊海綿,MELT療法能快速補足身體結締組織水分,釋放長期緊繃,啟動自我療癒機制來解除全身各種疼痛和困擾:



    ● 難入睡或淺眠。

    ● 消化不良。

    ● 中午就開始疲憊不堪。

    ● 水腫或體重增加。

    ● 明顯的老化跡象。

    ● 蜂窩組織問題。



    作者親身實證開發MELT療法



    一天10分鐘跟著做,幫助美國各地、超過萬人見識成效!



    十幾年前,蘇?希茲曼是國際級健身示範教練和講師,事業處在最巔峰。在完美健康的外表下,其實她的腳飽受疼痛的折磨。本身擁有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也在神經肌肉治療法上進修訓練,她以為要找出腳的毛病應該很容易。但沒想到就算是最有名的醫師和物理治療師都無法解釋她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希茲曼才二十幾歲,工作前途就面臨威脅,整個人的生活品質也降低。



    希茲曼在吃足苦頭中體會到飲食、運動和肌力並非健康、零疼痛身體的根本。後來在尋求自己疼痛的真正源頭時,她將努力焦點從健身方法徹底扭轉到徒手人體治療方式。



    在追求活出有活力、零疼痛的生活中,她開始迷上正掘起的結締組織(筋膜)科學。結締組織包圍在身體的一切層面,包括:肌肉、骨頭、神經和器官。她遇到的研究者逐漸發現,結締組織這個扮演支撐、保護和穩定角色的身體系統,其實是有反應、適應性強,且可以再生。希茲曼後來領悟到,每天痠痛、僵硬、緊繃所引發的疼痛、體重增加、睡眠問題和其他看似不相干的毛病,其背後的元凶全都是結締組織脫水。透過個人的探索和實際按摩治療經驗,她開發了 MELT 療法。



    MELT 療法可以幫助你更容易入睡、睡眠品質更好、整天更有體力、改善姿勢、減輕壓力和緊張、甩掉多餘的體脂肪與減少蜂窩組織。



    這麼棒的方法好到令人難以置信,但在美國已經有超過萬人見識到它發揮的成效。現在你也可以來當見證者,用力活出最棒、最年輕和朝氣滿滿的人生。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創辦人甘思元

      台灣第一位鐵人三項職業女子選手李筱瑜

      宏恩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侯雅娟

      臺灣226k超鐵紀錄保持人徐國峰

      臺灣肌能系貼紮協會會長鄭悅承

      熱門運動休閒部落格山姆伯伯工作坊



      專業推薦



      本書藉著使用軟式滾筒和簡單輕柔的運動讓身體恢復到正確的位置,達到重新平衡,對於紓解肌肉緊張和止痛有很明顯的效果。建議大家在做MELT療法時一定要配合書中提到的呼吸,在深呼吸的過程中可以緩和你的情緒,把身體意識帶到治療的部分。

      練習MELT療法調整身體處在理想的正位,可以讓運動效果加乘,更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杏誠復健診所院長/楊峯芃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作者認為會痛的地方就是「壓力卡住」了,因此她提出這套方法就是利用軟式滾筒進行「MELT動作」讓身體各部的水分都能暢通無阻。

      MELT與中醫經絡穴道間的關聯性讓我興味昂然,尤其是作者透過西方的理性論調,把千百年來累積下來那種經驗式的中醫知識轉化為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甚至可以獨立操作自療。~臺灣226k超鐵紀錄保持人/徐國峰



      利用軟式滾筒自體按壓放鬆,有減緩肌肉緊繃、增加血液循環、改善運動後恢復速度等功效。但市面上的資訊,鮮少提及理論根據及身體結締組織的反應等知識:如,為什麼滾壓小腿時,要前後滑動?為何在找到較為刺激敏感的區域要進行左右翻壓與旋轉腳踝?......

      本書除了介紹滾筒按壓方法及步驟,作者對於「結締組織」有深入淺出的說明。不僅教你怎麼做,還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熱門運動休閒部落格/山姆伯伯工作坊



      【 MELT 療法的成功案例】(整理自 www.meltmethod.com)



      這個療法真是不可思議,我還積極鼓吹朋友來試試。身邊若有朋友受疼痛之苦,或者想要改善身體靈活度與長壽養生, MELT 療法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蘇珊?葛林柏格(Susan Greenberg),51歲



      MELT 療法太讚了!做完之後,我整個人感覺棒呆了。──克莉絲汀?貝特克(Christian Betke),37歲



      蘇真的開發了一種方法,讓大家可以維持更久的好生活與健康品質。 MELT 療法放慢老化的腳步了。──芭梅拉?辛格(Pamela Singer),48歲



      蘇的課程不僅幫了我的破膝蓋一個大忙,我整個身體都受惠了。──布蘭達?布朗(Brenda Brown),70歲,上過兩次的八堂課程



      利用蘇的技術帶來很大的成效,包括:力氣、減重、氣色、放鬆和柔軟度。做MELT 療法,一切都變好了!──蘿拉?弗利平譚佐(Laura Flippen-Tenzel),63歲的年輕人



      MELT 療法提供我運動的方法和點子,幫我的客戶更漂亮和健康,他們也會一直回來上課。──海莉?奧特曼(Hallee Altman),30歲,身體中心工作室(The Center Studio)負責人



      足部系列的治療已經讓我擺脫腳的疼痛。現在我可以活蹦亂跳,找回健身的樂趣了。 MELT 療法是我到目前為止對身體做過最健康的一件事。──伊麗莎白?巴肯(Elizabeth Barkan),團體健身課程講師



      雖然以前受過傷和動過手術,但 MELT 療法已經幫我找回身體的靈活度。最重要的是,我還保有體力追我家小孩。──潔兒?陳(Jaye Chen),38歲,律師和兩個孩子的媽



      這項技術讓我的身體遠離疼痛,並緩和我的肌肉勞損!──泰瑞?威廉斯(Terry Williams),36歲,運動員和健美選手



      我感覺人長高了,身體重心更穩,而且一直有的疼痛也全部不見了。──莉莉?泰勒(Lili Taylor),女演員



      MELT 療法改變我的人生。──瑪麗蓮?史拉文(Marilyn Slavin)



















    • 作者介紹






      蘇?希茲曼(Sue Hitzmann, M.S., C.S.T., N.M.T.)

      擁有運動科學碩士學位,以及顱薦骨治療法和神經肌肉治療法的專業資格,是美國公認的身心動作教師和手療法治療師。她累積數十年在解剖科學和替代治療的實務經驗、研究和學習,最後開發了 MELT 這項零疼痛健身和長壽養身的革命性方法。她目前住在紐約。









    • 譯者介紹







      林淑鈴



      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

      曾擔任出版社的編輯,現為自由工作者。

      身為久坐的受害者,因為這本書獲益良多,大推!



















    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目錄導覽說明








    • 審定序

      推薦序

      前言

      PART、1

      1 真正引發疼痛的原因

      你的生活可以不必和疼痛為伍

      真正的祕密

      令人慘叫的疼痛

      「正常」的不舒服

      嚴重的誤解

      慢性疼痛真正的元凶

      結締組織和神經系統

      真實性檢測:疼痛的醫學治療

      真實性檢測:運動

      從問題到解答

      2 結締組織的力量

      筋膜的迷人世界

      水合作用

      脫水

      人並非機器人

      人體的大腦

      發炎的問題

      體驗到健康與回春

      3 遺漏的連結─神經筋膜系統

      神經系統知識簡化版

      解決之道



      PART、2

      4 成為自己的身體治療者

      MELT療法的4R方程式

      MELT療法的方式

      5 重新連結

      團塊和空隙部位

      重新連結「自動導航器」與「理想正位」

      動作前後階段的「重新連結」

      6 重新平衡

      「神經核心」的穩定度

      「神經核心」失衡

      MELT療法的「重新平衡」技術

      「重新平衡」的力量

      7 再水合

      找到對的工具

      正向有利的施壓

      我的小祕密

      多層結締組織的療法

      結締組織對緊繃的反應模式

      光是施壓還不夠

      新型的治療途徑

      重新找回結締組織的水分

      MELT療法的施壓技術

      MELT療法的雙向延展技術

      MELT療法的延展技術

      8 釋放

      減壓的基礎部位

      MELT療法的減壓技術

      9 手部和足部的治療

      最後發明的法寶

      球與技術完美的結合

      MELT療法的手部和足部治療

      MELT療法的手部和足部技術

      用迷你軟球做手部的治療

      用迷你軟球做足部的治療



      PART、3

      10 開始練習 MELT 療法

      自我療癒的啟動計畫

      開始之前

      喝水的重要性

      特殊狀況的對應方法

      預備,開始!

      11 補充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水分

      為什麼下半身補足水分這麼重要

      碰上擾人的蜂窩組織時

      為什麼上半身補足水分這麼重要

      你的MELT再水合計畫

      12 釋放頸部和下背的壓力



      PART、4

      13 MELT療法的藍圖計畫

      歡迎來到輕鬆圈

      你的自我療癒計畫

      藍圖計畫

      連續動作的導覽表

      連續動作的說明

      14 以MELT療法作為自我照護的輔助

      善用你的感覺

      治癒的過渡期

      你的輔助自我療癒計畫

      源自創傷、傷害或手術的疼痛

      被確診為全身性狀況、失調和疾病

      懷孕和產後

      後記

      致謝

      推薦閱讀參考



















    審定序



    在復健科門診中,大部分抱怨疼痛的病人多屬於肌筋膜疼痛患者,即所謂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而造成這類疼痛的主要原因,是人體肌肉因過度使用而處於緊張狀態,進而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無法有效的把體內代謝的廢物如乳酸等帶走,累積在該處的代謝物就會刺激肌肉裡面的神經而引起痠痛感,疼痛又會造成肌肉更緊繃,如此惡性循環常常會演變成慢性疼痛,反反覆覆的發作更可能影響到睡眠,工作和生活品質。



    不管是預防或治療肌筋膜症候群,保持正確的姿勢都是最根本的方法。我們每天起床一站立,脆弱的S型脊椎就要承受身體重量的壓迫,甚至是兩邊不均衡的壓迫,因為每個人都有慣用手,有些人站立習慣三七步,東西一直習慣背同一側,再加上工作環境擺設不良,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肩胛、背部、骨盆兩側不平均,脊椎也受到不正常的壓迫而造成失衡。這也是病人常會抱怨:為甚麼疼痛總是固定在同一邊的原因!



    此時除了藥物和復健治療來緩解疼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將肌肉緊繃的地方放鬆,讓身體調整在正位。本書即是藉著使用軟式滾筒和簡單輕柔的運動讓身體恢復到正確的位置,達到重新平衡,對於紓解肌肉緊張和止痛有很明顯的效果。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也會忍不住拿起手邊的軟球跟著做起手部和足部的療法,很驚訝就這麼幾個簡單輕壓的動作,就可以感受到手部關節和肌肉的緊繃感降低了!



    建議大家在做MELT療法時一定要配合書中提到的呼吸,在深呼吸的過程中可以緩和你的情緒,把身體意識帶到治療的部分,更可以感受到兩側緊繃或不均衡的筋膜,或許各位在做MELT療法的過程中,也能意會到作者所謂皮膚下的振動。如果你是熱愛運動的健康寶寶,練習MELT療法調整身體處在理想的正位,可以讓運動效果加乘,更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身為復健科醫師除了幫病人解決疼痛,也會衛教病人正確的姿勢和適當的居家運動,避免疼痛復發,我想以後我也會引用MELT療法的觀念,更會推薦病人這本好書,希望大家都能達到健康且零疼痛的生活。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哈佛大學Spaulding Rehabilitation Hospital進修

    杏誠復健診所院長/楊峯芃



    推薦序一



    從2006年開始比鐵人三項賽,平均每年會參加十二場大大小小的比賽,雖然持續再進步,但幅度一直有限,甚至到了2010年就幾乎停滯不前了,其中最大的障礙不是心肺能力,而是肌肉的問題。每次比賽到中後半段,呼吸和身體的代謝系統都還能正常運作,但肌肉時常不是抽筋就是硬得跟石頭一樣。雖然更認真練習,但成績到後來反而有倒退的趨勢。



    很幸運地,在2012年有機會學習自我按摩的技術,開始讓肌肉恢復彈性。按摩之後最大的好處就是之後的比賽都不再有抽筋的麻煩了,而且賽後肌肉痠痛的情形也大為減輕。



    時常按摩的肌肉像是充滿彈性的橡皮筋,比賽過後雖然經過無數次強力的拉扯,還能保持彈性而不會有撕裂的肌肉就是好肌肉,對致力於長距離耐力賽的運動員來說,更是需要透過按摩來保持肌肉的彈性與韌度。



    當然不可能每天都花錢找人按摩,因此自主按摩就成為我的最佳選擇。一開始只是花錢跟老師學習用泡棉滾筒來自主按摩的動作,像是如何按摩臀部、前大腿、後大腿、小腿等。但為什麼要按摩、該怎麼「按」?怎麼「摩」?以及背後的原理與目的其實都是一知半解。透過蘇.希茲曼在《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中有系統的講解過後,讓我更清楚明白原來按摩不只是按肌肉,還含括「結締組織」和「神經系統」兩大部分,我也才知道「失去延展性」與「脫水」的結締組織是肌肉拉傷與關節過度緊繃的主因。



    身體裡有一種會振動且充滿液體的組織,但整體來看又像是流暢如網狀般的間質(matrix),這就是希茲曼在書中不斷提及的結締組織,它不只有一種結構,而是一種支撐和保護我們身體的「系統」。這種系統的樣貌與其功能,會讓我一直想到傳統中醫的經絡與穴位!中國的穴位之謎已經被物理學家王唯工教授證明出來是微血管末端的共振處,所以傳統中醫師能透過把脈知道全身各穴位的共振強弱,藉此判斷身體各處健康與否,作者希茲曼的手掌觸覺神經天生就異於常人,能感覺到微妙的振動,雖然小時候被視為怪胎,但她用追根穿底的研究精神,再加上多年來觸診身體各部振動節奏變化的經驗,發明了這套MELT療法,使我能去除常年訓練下來累積的慢性疼痛。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希茲曼認為會痛的地方就是「壓力卡住」了,因此她提出這套方法就是利用軟式滾筒進行「MELT動作」讓身體各部的水分都能暢通無阻。MELT與中醫經絡穴道間的關聯性讓我興味昂然,尤其是作者希茲曼透過西方的理性論調,把千百年來累積下來那種經驗式的中醫知識轉化為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甚至可以獨立操作自療。



    她把「MELT療法」簡化成4R,即為重新連結(Reconnect)、重新平衡(Rebalance)、再水合(Rehydrate)與釋放(Release),透過4R來消除卡住的壓力,壓力一消除身體自然就不會再疼痛了。器材也很容易取得,只要花個幾百元買一根軟式滾筒和一顆按摩球就可以在家自主進行,不一定要用特定的品牌,只要是直徑十五公分左右的長條圓柱體,能承受你全身壓上去的重量即可。按摩球也能用多種東西代替,像是棒球、壘球、高爾夫球皆可。



    對於一般人來說,MELT療法能去除你多年來的下背與肩頸疼痛。雖然這已經夠棒了,但對於我這種想要追求運動表現的人來說還不夠(我想要游、騎、跑得更快),運動員不只要變得更健康,還要追求更強的身體,那就不能只有訓練,讀了這本書以後我相信更需要MELT療法這種自我抒壓的技術,來讓身體更有效地恢復,讓身體能面對來日更高強度的賽事。因為MELT療法的功效即在恢復,也就是說,就算你有最佳的訓練計畫和飲食習慣,如果沒有主動舒解結締組織中卡住的壓力,就無法使身體組織回復到正常的流動狀態,或者重新平衡神經系統。訓練後的各種疼痛也就因此產生,而MEL療法T的目的就正是消除疼痛。對我來說,MELT療法的技術使我的身體能在高強度的訓練與比賽後仍保持一種健康、有活力、輕盈且零疼痛的狀態,我希望你也能開始書中的自療步驟,親身體會到它帶來的好處。



    臺灣226k超鐵紀錄保持人/徐國峰



    推薦序二



    利用軟式滾筒自體按壓放鬆,有減緩肌肉緊繃、增加血液循環、改善運動後恢復速度等功效。但市面上的資訊,鮮少提及理論根據及身體結締組織的反應等知識:如,為什麼滾壓小腿時,要前後滑動?為何在找到較為刺激敏感的區域要進行左右翻壓與旋轉腳踝?......



    本書除了介紹滾筒按壓方法及步驟,作者對於「結締組織」有深入淺出的說明。不僅教你怎麼做,還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做。



    熱門運動休閒部落格/山姆伯伯工作坊



    推薦序三



    透過 MELT 療法,蘇?希茲曼引入最頂尖的資訊和創新的技術,讓任何人都能擺脫和遠離疼痛。對健身和醫療保健相關的專業人士而言,MELT 療法也讓他們有一些方法可以刺激客戶有動力去做防患未然的自我照顧。我個人認為,這是蘇投入人類筋膜學研究的精華。目前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者投入人類筋膜的研究,這個領域長久以來一直被忽略,可是就人類解剖學而言卻是至關重要。多年來,蘇一直將筋膜這項重要概念搭配實用的工具,讓任何人可以用一種新的方式靠自己照料身體。任何能夠教人自助的實踐法,我都很推崇, MELT 療法就是這樣的方法。



    過去十年來,我一路看著蘇開發 MELT 療法。她不顧一切地探索知識,在得到新知時還願意一遍又一遍地琢磨調整自己的觀點。她也孜孜不倦地努力去理解複雜的科學資訊,然後將它轉化成簡單和可以理解的重點概念。蘇關注人體的所有層面,而不光只是注意已經有文字紀錄的那些人體面向。她教各位的是如何照料你真正擁有的那副身體,與大部分健身產業專注的「肌肉身體」(muscle body)大相逕庭。人體有太多可以關注了,不光只有肌肉,而且在拓展我們的全身覺知上,蘇的努力可說是跨出了一大步。



    會和我在實驗室研究解剖學的人都是非常少數、我私底下挑的族群。他們都是一些願意延伸自己觸角的人,而且懂得非常多,超出自己的訓練所學。當蘇第一次在實驗室上我的課程時,她已經是在健身圈占一席之地的人物,也是技術純熟的身體工作者。在一群從健身領域來的早期接受者當中,蘇算是很出眾的一位加入者。有些人就是那種你見到了,當下就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忘掉他們。蘇就是這種人。開心的是,我很榮幸從她上第一堂「回歸」(way back when)課後認識這個人。第一個星期我們一起做實驗時,我記得她這個人簡直就是火力全發。發亮的眼睛和強烈的渴望透露出她對當下的體驗全然專注,而且對自己的發現興奮莫名。這位小姐在自己工作上精神奕奕,在我們研究奮戰的過程中也展現出充滿活力的性格和真摯的熱情。她和我說話的樣子就好像快要有什麼發現似的。帶著這股幹勁,驅動著她追根究柢地去看複雜的探究調查,這顯然也是蘇的福氣。



    第一次有機會去看蘇在團體課分享 MELT 療法的訊息,是在紐約舉辦的一場大型健身研討會上。聽蘇的講課,讓我對她的方法敬重有加。她有系統地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測身體正位、開發身體覺知,並增強我們對筋膜系統的認知,以及這個系統如何與我們當下的感覺息息相關。接著她用小球和軟滾筒提出簡單、「做得來」的技術,這樣大家可以溫和有效率地發動改善的力量。她特別強調溫和是身體達到正向改變的必要條件,拋掉那句盛行數十年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no pain, no gain)的弔詭真言。單單這個觀點真的對大家就是莫大的幫助。



    兩三年前,我和兒子外出散步,當時他十二歲。在他抱怨足部和腳踝疼痛時,我們沿街還走不到九十公尺。回到家,就想起蘇,我告訴兒子自己非常確定有方法可以幫助他。我接受過多項徒手治療模式的訓練,透過手法治療療程當然可以為兒子帶來一些改善。不過,這次我要他知道自己也可以自我照護。放了蘇的「手部和足部治療」的 DVD 影片,把球交給他,留他在那裡自己處理。我偷瞄了一、兩次,看到他跟著蘇的明確說明做。後來,我問他進展如何,他很開心地宣布疼痛不見了。讓我最激動的不是兒子擺脫疼痛了,而是他學會靠自己也能辦到。



    蘇的工作讓我喜愛的另一點就是,她知道人體不是機器,也明白健康需要的不光只是修理好機械的問題。人體還有超複雜的化學、電和能量溝通系統需要得到支持幫助。當我們打通溝通的管道,就能重建舒服感覺的基準經驗。



    對人體預先特有的聲音,蘇的方法始終抱持著一種健康心態的尊重。她寧願我們對身體細緻的液體組織低聲訴說美好的感覺,也不要我們用疼痛無比的訊號對它們大吼大叫。根據數十年來我對身體的研究,這是我願意支持的計畫。人體的智慧實在值得我們給予最大的憐惜。當我們處在疼痛狀態時,身體不是敵人,它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蘇的計畫結合這項事實,充分利用身體的智慧和精細的傳輸系統,為我們自身的健康鋪路。



    蘇的 MELT 療法所蘊含的深度,絕大部分來自她在自我療癒的個人經驗基礎。蘇聚精會神地聆聽自己的身體,是身體熱衷的探險家。她的工作重心仰賴的是仔細注意身體的需要,以及身體真正的結構、解剖和生理。要將頂尖的科學轉化成安全、實用、普遍能進入的應用並非簡單的任務,然而在 MELT 療法中,蘇已經真的辦到了。



    吉爾?赫德利(Gil Hedley),「整體解剖」(Integral Anatomy)創辦人



















    編/譯者:林淑鈴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2*17
    頁數:320


    出版地:台灣




















  • 作者:蘇.希茲曼

    追蹤







  • 譯者:林淑鈴








  •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3/12/5








  • ISBN:978986235297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67FDC2A00E50499D
arrow
arrow

    galil806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